排难解纷的意思 排难解纷的解释
成语名字: 排难解纷
成语拼音: pái nàn jiě fēn
成语解释: 排:消除;难:危难;纷:纠纷。排除危难;调解纠纷。现多指调停双方争执;解决纷乱。
成语出处: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赵策三》:“所贵于天下士者,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。”
成语繁体: 排難解紛
常用程度: 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
成语结构: 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: 难,不能读作“nán”。
反义词: 拨弄是非 搬弄是非
成语例句: 况且排难解纷是我辈的常事,何足为奇。(清 李渔《意中缘 设计》)
排难解纷成语故事:
公元前258年,秦国派兵包围了赵国国都邯郸,赵王向魏王求救。魏王派辛垣衍到邯郸劝赵国尊秦昭王为帝。齐国的鲁仲连听说此事就去见辛垣衍,讲秦称帝的诸多坏处。魏公子无忌夺权出兵解围,平原君酬谢鲁仲连为赵国排难解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