披荆斩棘的意思 披荆斩棘的解释

成语名字: 披荆斩棘

成语拼音: pī jīng zhǎnjí

成语解释: 披:拨开;斩:砍断;荆、棘:丛生多刺的小灌木。拨开荆;砍掉棘。指在创业阶段清除阻碍;艰苦奋斗。也指在前进道路上清除各种阻碍;克服各种困难。

成语出处: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冯异传》:“帝谓公卿曰:‘是我起兵时主簿也,为吾披荆棘,定关中。”

成语繁体: 披荆斬棘

常用程度: 常用成语
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
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形容创业的艰苦

成语结构: 联合式成语
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
成语正音: 棘,不能读作“cì”。

近义词: 乘风破浪 一往无前

反义词: 畏首畏尾 瞻前顾后

成语例句: 这却正见出他是在开辟着一条新的道路;而那披荆斩棘,也正是一个斗士的工作。(朱自清《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》)

披荆斩棘成语故事:

冯异是东汉初期一位著名的军事将领,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一员大将,立下不少战功,成为东汉的开国功臣之一。

标签: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人物品质的成语 进取的成语 P开头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