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兵不动的意思 按兵不动的解释

成语名字: 按兵不动

成语拼音: àn bīng bù dòng

成语解释: 按:止住。控制住军队;暂不行动;泛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。常用以表示持观望态度而不行动。

成语出处: 战国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 召类》:“赵简子将袭卫,使史默往睹之。期以一月,六月而后反……赵简子按兵而不动。”

成语繁体: 按兵不動

常用程度: 常用成语
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
成语用法: 兼语式,作谓语、定语;多指接到任务后不肯做或暂时不做

成语结构: 偏正式成语
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
成语正音: 不,不能读作“bú”。

近义词: 以逸待劳 裹足不前

反义词: 雷厉风行 闻风而动

成语例句: 又听得寨前炮响,史文恭按兵不动,只要等他入来,塌了陷坑,山后伏兵齐起,接应捉人。(明 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六十八回)

按兵不动成语故事:

春秋末期,诸侯争霸,弱肉强食,位于晋国东部的一个弱小国家——卫国,长期以来受着强大晋国的压迫,苦不堪言。这个时候卫国的国君——卫灵公,毅然投靠了与晋国同样强大的齐国,缔约结盟。这种做法令当时晋国的执政卿赵鞅十分恼怒,集结大军准备讨伐卫国,大军出发前,赵鞅先派大夫史默出使卫国,暗中调查卫国内部的情况,并约好在一个月后回来报告,可是,一个月,两个月很快过去了,史默仍旧没有消息,赵鞅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意外情况,晋国内部也开始议论纷纷,史默已经被卫国杀害,不可能再回来了。况且卫国只不过是一个弱小的国家,不如干脆出兵,一举击破,赵鞅否定了这种说法,他认为卫国之所以敢背叛晋国投靠齐国,一定已经做好了十分充分的准备,贸然进攻,会使晋国损失巨大,所以在史默控听消息回来之前,决不能草率采取行动。就这样等了半年之久,史默终于回来了。赵鞅问他:“为什么耽搁这么长的时间呢。史默答道,经过六个月的观察,卫灵公很有才干,国内贤臣很多,人民拥戴,举国上下团结一心。如果我们要依靠武力使卫国屈服,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。经过这半年来,还是寻找不到卫国的弱点,所以我只好回来了。赵鞅听后,同意史默的看法,暂时打消了攻打卫国的念头,按兵不动,等待时机。

解释:按:止住。止住军队,暂不行动。也比喻尚未采取行动。

释义:时机不成熟的时候贸然行动是要付出代价的。

造句:在探清敌人的虚实之前,我军还是先按兵不动。

标签: 四字成语 偏正式成语 比如的成语 春秋成语 A开头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