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利除弊的意思 兴利除弊的解释
成语名字: 兴利除弊
成语拼音: xīng lì chú bì
成语解释: 兴办有利的事情;消除有害的事情。兴:兴办;创办;弊:弊端;害处。
成语出处: 宋 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举先王之政,以兴利除弊,不为生事;为天下理财,不为征利。”
成语繁体: 興利除弊
常用程度: 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
成语结构: 联合式成语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成语正音: 兴,不能读作“xìnɡ”。
反义词: 陈陈相固 故步自封
成语例句: (1)所谓改革,就是要兴利除弊。(2)改革大业的根本之处就在于除旧革新,兴利除弊。
兴利除弊成语故事:
北宋神宗时期,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,他制定《均输法》和《青苗法》减轻农民负担,增加国家财政收入,《农田水利法》使全国兴修水利,《保甲法》和《保马法》增强国防。司马光攻击是生事扰民,王安石说推行新法是兴利除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