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尔反尔的意思 出尔反尔的解释

成语名字: 出尔反尔

成语拼音: chū ěr fǎn ěr

成语解释: 尔:你;反:同“返”;回。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;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。现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;又自己反悔。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;反复无常。

成语出处: 先秦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下》:“曾子曰:‘戒之戒之!出乎尔者,反乎尔者也。’”

成语繁体: 出爾反爾

常用程度: 常用成语

感情色彩: 贬义成语

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,用于责备反复无常的人

成语结构: 联合式成语
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
成语正音: 尔,不能读作“ér”。

近义词: 反复无常 翻云覆雨

反义词: 说一不二 言行一致

成语例句: 倘若不肯,也只好由他,我们不能做出尔反尔的事。(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十九回)

出尔反尔成语故事:

战国时期,邹国与鲁国发生一场战争,邹国失败,战死了不少官吏,邹穆公为此请教孟子,孟子告诉他“曾子说过:‘你怎样对待别人,将来别人会怎样回报你。’”邹穆公回想当年邹国闹灾荒的情形就明白其中的道理,就在全国推行仁政。

标签: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第二个字与第四个字相同的成语 孟子的成语 人物品质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