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针走线的意思 飞针走线的解释

成语名字: 飞针走线

成语拼音: fēi zhēn zǒu xiàn

成语解释: 飞:使飞动;走:迅跑。针飞动;使线迅跑。形容缝补刺绣技巧熟练;动作敏捷;速度很快。

成语出处: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1回:“江湖上人称他第一手裁缝,端的是飞针走线。”

成语繁体: 飛針走綫

常用程度: 常用成语

感情色彩: 中性成语

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口语

成语结构: 联合式成语

产生年代: 古代成语

成语正音: 走,不能读作“zhǒu”。

近义词: 走线飞针

成语例句: 若提起女工一事,飞针走线,出人意表。(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三)

标签: 四字成语 联合式成语 水浒的成语 人物外貌的成语 动作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