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九成简介 张九成生平介绍
张九成
张九成,(1092—1159)字子韶,号无垢,汴京(今河南省开封)人,后迁海宁盐官(今浙江海宁)。南宋官员、数学家。
南宋绍兴二年( 1132 )殿试为状元。授镇东军签判,因与上司意见不合,弃官归乡讲学。后应召为太常博士,历任宗正少卿、侍讲、权礼部侍郎兼刑部侍郎。他为官不附权贵,主张抗金,反对议和,为秦桧所忌,谪守邵州,不久又革职,复以“谤讪朝政”罪名,谪居南安军14 年。秦桧死,重新起用,出知温州。因直言上疏,不纳,辞官归故里,不久病卒。后追赠太师,封崇国公,谥文忠。
张九成致力经学,杂以佛学。著有《横浦集》等多种,对经学有独创见解,后形成“横浦学派”。
张九成人物生平
张九成年少时游学于京师汴京,从理学家杨时为师学习,曾有权贵托人馈赠钱物,言:“肯从吾游,当荐之馆阁。”九成笑而却之。
绍兴二年(1132),朝廷策试进士,九成慷慨陈词,直言不讳,痛陈宋金形势,认为“去谗节欲,远佞防奸”,为中兴之道。因得考官赏识,选为廷试第一,被宋高宗亲选为状元,授镇东军签判,因对张宗臣不体察民情,滥捕百姓不满,与之争执,弃官而走,闭门讲学,生徒日众,闻人常至。
赵鼎为相,力荐九成,遂以太常博士被召入京,任著作佐郎,迁著作郎,上疏请施仁政,被嘉许,又授浙东提刑,力辞不就,回归乡里。不久,朝廷召张九成任宗正少卿,权礼部侍郎,兼侍读,兼权刑部侍郎。期间,张九成恪尽职守,平反一诬告案件,朝廷欲以嘉奖,九成辞却道:“任职刑部,出现冤案,我本有责,怎可邀功?”赵鼎被罢相,时金人求和,秦桧几次劝诱九成支持和议,都为九成严辞拒绝,遂谪邵州。中丞何铸上书说他矫伪欺俗,被诬为赵鼎一党,屡遭陷害,结果落职。
父死服丧毕,与径山寺僧宗杲相交友善,喜谈禅理,秦桧恐其议己,遂令司谏詹大方以谤讪朝政为由,虽高宗信任,亦不得救,被贬谪居南安军(今江西大余)。在南安十四年,每执书就明,倚立庭砖,岁久,双趺隐然,读书练功,廉静自爱。自号横浦居士,亦称无垢居士。
秦桧死,方起知温州。因上书痛陈户部催督军粮之弊,与户部相左,后丐祠归,数月后病卒。宝庆初(1226),朝廷特赠张九成为太师,封崇国公,谥文忠。
张九成主要成就
张九成创建海宁第一所书院——张文忠公书院,讲授经史。张九成研思经学,多有训解,由于喜与佛者交游,被时论所不容。著有《横浦集》二十卷,《四库总目》及《孟子传》,并传于世,其学派被称为“横浦学派”。
-
竹轩记
张九成
-
卢钺
卢钺,别名卢梅坡,宋朝末年人,具体生卒年、生平事迹不详,存世诗作也不多,与刘过是朋友,以两首《雪梅》流芳百世。…… -
王琪
王琪:字君玉,生于华阳(今四川成都),徙舒(今安徽庐江)。他是王罕之子、王珪的从兄。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。进士及第,曾任江都主簿。天圣三年(1025)上时务十事,得仁宗嘉许,命试学士院,调入京城任馆阁校勘,授大理评事、馆阁校勘、集贤校理,知制诰。…… -
王冕
王冕(1310年~1359年),字元章,号煮石山农,亦号食中翁、梅花屋主等,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,元朝著名画家、诗人、篆刻家。他出身贫寒,幼年替人放牛,靠自学成才。有《竹斋集》3卷,续集2卷。一生爱好梅花,种梅、咏梅,又攻画梅。所画梅花花密枝繁,生意盎然,劲健有力,对后世影响较大。存世画迹有《南枝春早图》《墨梅图》《三君子图》等。能治印,创用花乳石刻印章,篆法绝妙。《明史》有传。…… -
林语堂
林语堂(1895年10月10日-1976年3月26日),1895年出生于福建一个家庭,父亲为教会牧师。1912年林语堂入上海圣约翰大学,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。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,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。…… -
徐威
徐威,江西泰和人,字广威。弘治举人,授郧西教谕。成化中受业于桑悦,持论闳肆俶诡,与悦略同。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