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军玉帐貂鼠衣,手持酒杯看雪飞。

将军玉帐貂鼠衣,手持酒杯看雪飞。

  城外萧萧北风起,城上健儿吹落耳。

  将军玉帐貂鼠衣,手持酒杯看雪飞。

北风行

明朝 刘基(刘伯温)

  《北风行》译文

  城外萧萧刮起了寒冷的的北风,城楼上守城的将士被寒风吹得连耳朵都要掉了一样。

  将军在帐篷里面身披貂鼠大衣,手持酒杯忧愁的看着帐外的飞雪。

  《北风行》注释

  行: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,统称“歌行体”。

  健儿:指士兵。这句形容天气极度寒令,北风怒号,把守城士兵的耳朵都快要吹下来了。

  玉帐:军帐,征战时主将的帐幕。貂鼠衣:用貂鼠皮缝制的贵重衣裳。

  《北风行》赏析

  《北风行》是明代文学家刘基创作的一首乐府诗。此诗前两句写城墙上士兵受苦寒来保卫祖国的情景,与其不怕牺牲的精神面貌;后两句则描写边将们享乐狂欢滥饮的场景。此诗通过对比揭露了边将的特权与腐朽,表达了作者辛辣的讽刺与深沉的感慨。

  此诗分两层,押两个韵部。第一层押仄韵,以沉重的笔触写戍边健儿在城上受苦寒的情景,但诗人没有立即将笔触集中到健儿身上,而是从环境、气候入手:“城外萧萧北风起。”“城外”二字展现出一个开阔而又无险可凭的地带,带出一片阴凉的氛围。城外的北风,卷地而起,大雪纷飞,气温骤然下降。此处以“萧萧”形容风声,不仅写出了风之大、风之猛烈,而且渲染了萧条之象、肃杀之气,与“风萧萧兮易水寒”之“萧萧”颇相似。这是从远处落墨,从城外写起,接着由远及近,由城外写到城上,故第二句便是“城上健儿吹落耳”。凡是稍有生活常识的人,都知道在北风中站立或行进,两耳受袭击最大,也最觉寒冷。岑参《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》中说的“风声如刀面如割”,也是形容边塞风大的。所谓“吹落耳”,虽系夸张之词,但写出了风之大,气候之寒冷,城上健儿戍守之艰苦,能给人以真实感。在如此苦寒的境况下,城上健儿,还在手持戈矛,密切注视着敌人的动态,保卫着祖国的一寸山河一寸土。他们岁岁炎炎赤日下,夜夜狂风冰雪中,生活十分艰苦。然而正是这个十分艰苦的生活,又把他们磨炼的极其坚强而骁勇,称为健儿,当之无愧。这里边饱含着诗人对他们的同情与崇敬。

  上一层写城上健儿顶北风、斗严寒,为保卫祖国,不怕牺牲的精神面貌;下一层转押平韵,揭露了边将的特权与腐朽:“将军玉帐貂鼠衣,手持酒杯看雪飞。”这有如下几层意思:第一、躲在玉帐内,而不思及城上健儿戍守之艰苦;第二身穿貂鼠衣,温暖又阔绰。第三、手持酒杯,狂欢滥饮,终日昏昏醉梦间;第四、“看雪飞”,赏雪景,表现出文人之风,雅士的闲情逸趣。城上健儿屹立在北风中、大雪下,处于高度的戒备状态,而将军却在玉帐中,或狂欢滥饮,终日昏昏;或“看雪飞”,赏雪景,悠然闲适,与戍守气氛十分不协调,与将军身份不相称。尤其是“看雪飞”三字,语调潇洒,气氛轻松,带有风流自赏的意味,但是如果深入一层,与“玉帐貂鼠衣”联系起来,与“手持酒杯”联系起来,再与“城上健儿吹落耳”加以对照,就会发现:就在这潇洒的语调、轻松的气氛中,含蕴着诗人许多辛辣的讽刺与深沉的感慨。

  这首诗的好处,在于不雕饰,不做作,信口而成,又很流畅自然。诗人要说的话,要抒的情,通过对比淋漓尽致地倾吐了出来。因而深入人心,历久不忘。

  《北风行》简析

 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,第一句诗中“萧萧”说明风很大,而“北风”即北方吹来的风,北方吹来的风都是非常寒冷的,所以风很大,而且很冷。在这种环境之下,在城上守卫的将士(健儿),自然会很冷,冷到什么程度呢?冷到连耳朵都快被萧萧寒风吹落。所以第二句紧接着就写了守城将士在此种恶劣环境下的状况。在颈联中作者再次突出天气之寒冷,将军在帐篷中都还要穿着貂鼠大衣才能御寒。在这时候,将军面对这样的天气和环境也能能持酒望着帐外飞雪而已。尾联即将军的反应。

  全诗通过对这种恶劣天气和环境的描写,对将士们的反应刻画,表达出了将士们行军打仗的艰辛,也从侧面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批判和对将士们的怜爱之情。

  《北风行》创作背景

  刘基在年轻时即向往成为一个有经世之才的政治家,且在元末就曾参与实际政治、军事活动,有维护封建统治的欲望,但因元朝统治者的腐败,不能采纳他的政见,甚至受到压制和排斥,曾被羁管于绍兴,当然使他大失所望,深感不满。终于由哀时愤世,进而以锋利的笔触,对现实进行揭露和讽刺。这首新题乐府诗《北风行》,即为揭示元末官兵苦乐悬殊的矛盾而作。